外观
5.前端技术和后端技术
约 1338 字大约 4 分钟
2025-04-01
前言
简单来说 广义上讲,前端技术就是做用户看得见的部分,例如网页、app界面以及小程序等。 后端技术用于做用户看不见的部分,主要是用于做业务、数据等处理。
前端技术
前端技术分很多种,但是目前市面上说的前端技术大多数是指的web/html5前端(尤其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开始流行之后)。 web前端的渲染最终是依赖于html和css,过程可以穿插js脚本。但是开发过程未必需要就是要直接写html代码(这里的html代码泛指html、css以及js)。
现在流程的前端技术是用一套范式语言进行开发,最终生成对应的html代码(网页、app等页面)。 为什么需要这样呢?
主要是为了增加开发速度和降低维度成本。
例如我要写一个列表,按照html代码,就是写li标签,如果这个列表有1行,就是一行li,如果有100行呢? 是不是可以写一个li*10 来自动生成?
这么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实际上前端开发对开发的便利性不仅仅在这方面。
常见的前端框架有react、vue、AngularJS 等,其中react国外、以及大厂用的多,vue属于上手快、门槛低,深受很多小系统或者短平快项目使用。以上几种框架除了可以做web,还可以做app(html5框架)和小程序。
前端UI
ui就是已经做好效果的代码控件(类似已经做好的ppt模板),开发可以直接拿到项目里,这样就可以只负责数据部分,不需要再写呈现效果了。 UI框架就是把一些常见的界面元素,例如按钮、列表、菜单长什么样怎么配色都做好了,在进行开发的时候直接调用对应的控件,做自己的业务处理即可。
例如一些好看的按钮(显示、鼠标移动、鼠标按下、鼠标松开等)、列表、弹窗等。
开发前端界面还需要ui,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己从0开始开发页面了,因为从0开发需要有周期,另外就是做一套UI的投入也不小。所以很多专注做业务的公司会优先考虑使用开源的框架,如果有特殊情况就在ui框架上进行一些小修小改,当然前提是要有能修改框架的技术实力。
常见的前端UI框架有:Bootstrap、Element-UI、MUI、VUX等。
后端技术
当涉及到服务端开发时,就需要后端技术。
什么不说业务或者数据处理呢? 因为很多单机软件根本就不需要服务器,不是也能提供功能和处理数据。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。
web后端语言以java为首,还有php、python、go、c#以及其他各式各样,例如ruby、c++、nodejs(JavaScript)等。
后端开发以能够提供后端服务为主要目标,进行后端系统开发通常都需要使用服务框架,因为后端系统的核心是处理业务,例如用户注册,当用户注册成功后,需要将用户信息存储到一个地方,这就需要调用数据库,需要该框架提供调用数据库的功能,如果没有则需要开发者自行扩展。
等存储好之后,用户下次登录时,则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进行对比,来判断用户输入密码是否正常,用户登录成功后。则需要将用户信息存到缓存中,来保持本地回话的有效性,就需要能够支持缓存。
像我们经常说的支持数据库等,就是在说这门语言有没有对应调用数据的框架或者模块。
但是系统要能运行需要监听端口、解析http请求,获得数据之后才进行处理,这还没开始做业务呢,就干了一大堆事。所以框架是一种比较通用的东西,没有必要也不是必须要自己开发。如果有高手不愿使用别人的,自己开发也是可以的,就是工作量会很大。
例如java需要使用ssm、ssh或者JFinal 框架、php需要thinkphp、Laravel、yii框架等。
某些特殊的场景可能需要定制,例如监控某些设备,获取数据上报、心跳等,可能需要进行一部分定制。
其实从编程角度来说,并不怎么区分前端技术和后端技术,而是看这门语言适合干什么,例如java除了可以做后端,也可以应用程序,例如很多的客户端包括开发java使用的ide eclipse和idea 都是用java开发。
而JavaScript因为有了nodejs框架,也可以做后端服务系统了。
python则有更多的应用场景,可以做后端、脚本也可以做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纯工具语言使用。